服務熱線
0514-87253388
新聞中心
最近讀到一本好書《瘋狂的投資》,講述的是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以及他的團隊用海底電纜技術(shù)連接北美的紐芬蘭島到愛爾蘭島,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多次的失敗,最終完成敷設大西洋電纜的壯舉。這是一個160年前的瘋狂故事,由此類比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的建設,可以得到很多借鑒和啟發(fā)。讓我們先從這條線路說起。
1.互聯(lián)交流的需求推送了海底電纜的建設
信息傳遞和人類活動從來就很難同步,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也伴隨著不斷追求信息的及時傳遞和溝通。在新聞瞬間即可傳遍全球的今天,時間的延遲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19世紀中期,它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
1843年,塞繆爾.莫爾斯建起第一條電報線路,自此之后,這種“閃電式的傳播線路”迅速發(fā)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訊網(wǎng)絡。截至1850年,西歐的小國幾乎都已敷設了電報線。到了1861年,即便在幅員遼闊而又人口分布不均的美國,電報線也已經(jīng)橫穿大陸直到加州。由于地球表面將近3/4的面積都被水覆蓋,人們很快開始考慮如何利用神奇的電報跨越水域傳遞信息。19世紀古塔膠的出現(xiàn),使得電報電纜穿越海洋的構(gòu)想具備了變?yōu)楝F(xiàn)實的條件。被古塔膠包裹的金屬電線可以布設在海底,電流在其中暢行無阻。1851年11月,在英法之間的多佛爾海峽成功地鋪設了最早的海底電纜,全長30公里。自上一個冰河世紀后,英國第一次與歐洲大陸相連,巴黎和倫敦終于可以信息同步。
這時已經(jīng)有目光敏銳的商人已經(jīng)看到商機,美國和遙遠的歐洲之間橫亙的大西洋使得兩個大洲的交流最快也只能達到穿越大西洋的船舶的速度,而一根海底電纜的敷設讓可以這個時代從此終結(jié)。
2.集聚了眾多的合作者共同推動
美國企業(yè)家賽勒斯.菲爾德決心敷設一條跨越大西洋電纜,從北美的紐芬蘭島到愛爾蘭島。菲爾德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熱情和精力推動這項事業(yè),他迅速與業(yè)界專家、政府、金融界建立了聯(lián)系,在技術(shù)、法律、投資等環(huán)節(jié)步步跟進。政府、商人、學者大力支持,頂級的科學、工程、商業(yè)及其他相關(guān)領域的人才都參與了這一工程。在英國,短短幾天就募集到了35萬英鎊的投資。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堅信技術(shù)的發(fā)展會讓自己的投資得到回報。越洋電纜就是那個年代的微軟、谷歌和蘋果,菲爾德就是那個年代的蓋茨、佩奇和喬布斯。
菲爾德還那就請來當時最好的科學家任總工程師,成立多個攻關(guān)小組,一路前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威廉.湯姆遜(WilliamThomson),他為大西洋海底電纜的建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工程技術(shù)難題。后來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和對大西洋電纜工程的貢獻,獲英女皇授予開爾文勛爵銜,所以后世才改稱他為開爾文。沒錯,就是開氏溫標和開爾文(Kelvin,K)這個溫度單位。
---電纜行業(yè)資訊快車